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49|回复: 0

文明风尚 筑梦日照

[复制链接]

696

主题

73

回帖

2374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2374
发表于 2014-11-17 10: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日照
2011年,我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省级文明城市,被中央文明委表彰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

2012年,我市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通过实施分块管理,构建起各方参与、全民覆盖、上下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建市25年来,日照一直传承着城市所特有的开拓创新、争创一流的精神特质,紧跟时代步伐,用时间的张力把理想充分扩张,让群众从身边的变化中,切身感受到城市的文明进步,唤起大家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性。

25年的追逐跨越路,日照,已然被文明的力量“撬动”起来。

(一)

文明是城市的灵魂,榜样是时代的浓缩。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远在4000里以外的10名日照农民,经过4天3夜的长途跋涉,驾驶农用三轮车到达汶川,18天的抗震救灾中,他们吃苦在前,至情大义,被誉为“史上最牛救援队”。

像这样的榜样模范日照还有很多,49名“中国好人”,126名“山东好人”,2000余名“日照好人”,他们用自己纯朴的情感、顽强的意志折射出人间大爱。

25年来,我市围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这一目标,始终注重发挥榜样模范的带动作用,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明素质教育,并创作《日照好人赋》,编印《日照好人传》,建设好人广场,成立全市好人好事库,积极营造人人学习、崇尚、争做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25年来,我市将提倡讲文明、讲道德的社会风尚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重点,积极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等。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以后,全市各级广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将“孝、诚、爱、仁”的道德规范更加深化,涌现出“梦想漂流瓶”“爱心联盟”等众多“好人品牌”。

25年来,我市把明礼守则作为行动的标杆,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文明餐桌行动、文明旅游行动等,在全市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活动,建立“诚信日照”信息查询网络平台和“红黑榜”发布制度,强化道德监督,守信光荣、失信可耻已成共识。

“是谁扫了张家门前的雪,是谁擦了李家窗上的霜,是谁挽着老大妈过了斑马线,是谁捡起了可乐瓶扔进了垃圾筐……”当《日照好人歌》在群众间传唱,25年的风雨历程路,日照始终都在编织着“好人”的梦想。

(二)

文明创建,需要营造大环境。为了这个环境,日照奋斗了25年。

1990年2月17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成立,为我市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了崭新的蓝图。

1991年7月,市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实施《日照市民文明守则》,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逐步加快。

2008年4月,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上,确立了建设“滨海文化名城”的目标任务,奏响了“文化惠民文明育心”的蓝色旋律。

2012年2月,市委全委会作出了“一个率先,五个日照”的重大部署,肩负起带领全市人民加快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历史重任。

……

建市25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文明委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创新载体,抓实活动,使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上新台阶。

一个文明和谐的城市,必定是一个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城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大大增强,而基础设施的建设,则为精神文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5项非遗国家名录、79项市级名录,城乡“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建设,“一中心二带三区六基地”的确立,“十大文化产业”的发展……打造着日照的文化基底;

全市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发放《市民文明公约》,“千百重点文化工程”的实施,“空中道德讲堂”“平面道德讲堂”“网上道德讲堂”的全覆盖……彰显着日照的人文魅力;

大型电视系列片《百年人・日照魂》的上映,“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道德模范”称号的授予,“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展播……传递着日照的文明之声。

城市的文明创建如火如荼、高潮迭起,农村的文明创建也在不断延伸。道德主体公园和广场村村都能看见,“路洁、树绿、水清、河畅、堤固”的景象人人都能感受。科学文明推动了村风民俗的进步,道德素质促进了环境面貌的改善,城乡文明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

25年的奋斗历程,日照用着“大合唱、全覆盖”的节奏,倡导着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三)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2013年7月19日下午,当《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旋律在市会展中心响起,日照市道德讲堂总堂第一期正式开讲。市护理学会会长王茂桂用《一把梳子的故事》,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小事,鼓舞、感动着台下每一位听众。

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是我市开展“四德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自2007年起,全市各行各业开展勤劳节俭、遵德守礼、孝老敬老教育,特别是2012年全省“四德”工程现场观摩会召开以来,我市拓展了“四德”教育载体,创新“四德”建设受众模式,将退休礼、成人礼、授帽礼等纳入道德讲堂,融入到市民日常生活。

追溯这种转变,源于“精神文明月”的确定。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城市文明之间的竞争上。1991年3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每年的三月份定为“精神文明月”,围绕年度工作重点,集中力量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精神文明建设品牌。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当全市21万名志愿者、2000余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用一颗温暖、关爱、赤诚之心,积极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履行着“志愿服务、竭诚奉献”使命的时候,“美德东港”“大爱岚山”“大义之莒”“和美五莲”等城市品牌愈加闪亮,“日照义工”“小草学堂”等志愿服务项目深入人心。从行业到个人,从城市到农村,多年的志愿服务路,无不彰显着,精神文明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依托良好的社会氛围,日照在打造志愿品牌的同时,也不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我们平时都上不了这种有意思的课,希望老师能天天来教我们。”听着少年宫的老师讲授各种各样的艺术课程,岚山区巨峰镇鲁能希望小学二年级学生庄晓研如是说。25年来,我市始终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列入每年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要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春蕾计划”“希望工程”等扶贫助困活动,借助“学校、家庭、社会”三大阵地,积极打造校外主题实践活动场所,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将思想道德建设阵地实现“全覆盖”。

从1998年的“做文明市民、为港城增辉、创文明城市”活动,到2014年的诚信日照建设,精神文明的创建,激励着日照人开拓进取。

从2007年日照市首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举行,到2014年全市各区县四德榜建设的基本覆盖,榜样的善行义举一直鼓舞着港城人民不忘初心。

25年的沧桑巨变,全部写在了城市的脸上,镌刻在人们的心中。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紧跟时代步伐,结合日照实际,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使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奋力拼搏的动力,来源于这座城市赋予的精神。当时光进入2014年,日照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塑造灵魂工程,将文明的薪火世代相传。
日照论坛欢迎您,在这里可以填写签名哦!日照论坛永久地址http://www.rizbb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