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9-8-30 23:5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济南
这三起事件,开启了春秋之乱的祸端,《春秋》以微言之笔,表示了鄙夷与愤慨。可以想见,当孔子编订《春秋》之时,打开这段历史,他翻动竹简,握管沉吟之际,一定会痛慨不已:这的确是礼崩乐坏之乱象!
卫国的州吁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位弑君篡位的公子,但他也未得善终,在位不足一年,便被石碏设计诛杀。一同诛杀的还有石碏的亲生儿子石厚,他是州吁的谋士。这就是“大义灭亲”一词的最初由来。
东门之役,是《春秋》第一次记载诸侯联军讨伐一个国家的战役,为诸侯会伐之始,亦是东周诸侯分党之始。这场只打了五天的国际战争,主要策划者是州吁,而他没料到的是,如此盛大的谋划却被郑庄公巧妙而轻易地化解掉了。
而伐杞取牟娄,却是莒国史上见诸记载的第一次夺人城邑之事,这是继两年之前莒人入向以来,再一次攻打邻国。此事列在了《春秋·隐公四年》的头版头条,史官将之记入了史册。以《春秋》而言,鲁国以外的国家夺取城邑的事件是不被记载的。这里的记载,是表示了对莒国夺人城邑的舆论讨伐。因为这也是《春秋》纪事以来第一个夺取他国城邑的事件,所以在《春秋》是为了警示与拨正的,这是春秋时代的一种国际态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