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7-2 08: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日照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之后,鲁国也以同样的心态,接收了纪君之劝,同意与莒国会盟修好,但是在会盟地点上,两国迟迟达不成一致。先是两国都坚持在自己的国都相会,互不相让。后经纪子多次斡旋,鲁国做出让步,同意在两国交界处的闵仲山(今沂源县东里乡院峪村附近)会盟。但莒子仍怕中了鲁国的圈套,坚持要在莒地会盟。最后,鲁公拗不过莒子,即于隐公八年(公元前七一五年)屈尊前往浮来。这里既不是莒国的都城,又无鲁国的军事威胁。莒子在此地隆重接待了鲁公,会盟成功。此后,鲁、莒、纪等国维持了较好的关系,与其他邻国的关系也相对稳定,因而莒附近诸国的贵族及国君避难时,常出奔莒国。如周庄王十一年,齐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周庄王十三年冬十月谭子奔莒,周惠王十七年,鲁公子庆父奔莒等,不赘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