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照,不是一座城
按:本来想写篇东西投稿到中国(日照)散文季,但是写着写着觉得可能不符合大赛的标准,但是笔之所至,敝帚自珍,先发个人公众号草稿,至于投不投,用不用,那是后话吧。敬请读者指正。
一
作为一个每天往返于城市间的候鸟似的旅人,无论曾经沿着北部海岸奔波,还是奔着山峦西去再折返,这些年,日照越来越让我感觉到它不是一座城。在旅人的眼中,它是一个贯穿于城乡的建筑聚合体,也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生活的实体、风景的综合体。
日照不是一座城,它的山川形胜在五莲,它的文化底蕴在莒州,它的舌尖味道在岚山,而它的官署旧治在东港,也就是古海曲。新崛起的高楼大厦不过是它外在的躯壳,这是世界上任何的城市没有什么不同,它真正的特色,还是散落在五千多平方公里的范围之内。而这些所谓的聚落、综合、实体,实际上真正属于它辖制,至今算来,也无非才三十周年。
它还很年轻。
日照不是一座城。它小而全,山河兼有,海陆具备,平原湖泊,阡陌池沼,奇秀俊美无所不有。包括能够匹配的交通工具,也是从天上飞的、陆上跑的、海里行驶的一应俱全,飞机高铁游轮,这些行驶在时代前列的拉动时间奔跑的交通工具,让日照步履匆匆,尽力追赶着与其他城市的差距,但独特的地理位置,还是让它在发展上缺乏先机。
你看,黄海潮来,从半岛络绎南下,浪花簇拥进这片海湾。自北往南,大沙洼林场柔软的银滩衔接着丝山一脉的岩体,海浪淘挖着万平口和潟湖,再转而沿奎山脚下奔走横行于付疃河口沼泽湿地,继而贯于涛雒将沙滩延展万方,继续携砂砾南下到岚山潘家村海域研磨成一线精细的金色,再顺着阿掖山拐弯投入到海州湾,以海上碑为屏障,以荻水口为界形成大片的湿地滩涂,容纳着无数飞翔和游弋的生灵。在这一片海岸线上,安置着日照两个港区,这是通往世界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被夹在青岛和连云港之间,它往内陆延伸的脉络显得底气不足——环城皆山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