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17|回复: 1

[交流] 初光先照日照城

[复制链接]

18

主题

0

回帖

58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58
发表于 2013-8-28 23: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济南
日照,日出初光先照。

每当和外地人如此一侃,腰杆顿觉倍硬,好像真的日头先从这里冒出来一样。后来闲时翻了几本老书,越翻底气越不足。

日照之名,既响亮又正宗,始于北宋。据明《一统志》:宋哲宗赵煦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第二年于高密县的板桥镇(今胶州市)置胶西县兼临海郡,日照镇又划于胶西县归密州。

“日照”之名,即始于此。

但是,日照由镇升格为县,却“出身不好”。确切说,是蒙“异族”——女真人所赐。

1141年,岳飞蒙冤被害,宋金达成“绍兴和议”。从此,西起大散关,东至淮水,南属宋,北属金,今之山东全境为金地。金把宋在山东地区所建的京东东和京东西两路,改为山东东和山东西两路。东路治所青州,西路治所东平。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即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金国升日照镇为日照县,属山东东路莒州,并自此筑城浚池,始有日照城。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把“山东”作为山东地区的行政区名,也是第一次以“日照”为县名作为山东省的地方政区。自此,历经元、明、清三代,“山东省”、“日照县”,始终如影随形。

直至<?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国务院下发(85)国函字43号《国务院关于山东省撤消日照县建立日照市的批复》,日照撤县建市,历801年。

对于“日照”的来历,有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日照知县杜一岸的《日照县志·旧志序》为证:

古无日照,有之自宋镇金邑(邑,旧时县的别称)始。

《续山东考古录》卷二十一日照县下记载:

纪要(云)日照汉海曲县,置盐官,名曰日照,按汉时无日照名。

在明嘉靖《青州府志》和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3年)的《日照县志》里,此事说得更为仔细,前者载:

以濒海日出处故名。

后者则妙笔生花——日出初光先照

随后,元、明、清皆因之。而至光绪版的《日照县志·艺文·新改建学碑记》则记为:

日照僻处东壤,与扶桑相掩映,因以名邑者此也。

“扶桑”――神话中的神木,传说日出其下。

楚辞屈原《离骚》: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淮南子·天文》:

日出于阳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关于“日出初光先照”的“地利”,亦曾得到海外认同。曾任大明王朝高丽书状官,后任高丽庆尚道按廉使、艺文馆直提学和大提学,封号下侍中君忠义伯王的高丽状元郑梦周在旅游历华夏时曾专以《日照县》为题留诗一首:

海上孤城草树荒,最先迎日上扶桑。

我来东望仍搔首,波浪遥望接故乡。

当然,对此最形象的描述,当属邑人。对此,清代日照学者丁恺在其所著《望奎楼遗稿·论日月》中曾这样记载:

后闻奎山道士及里人言奎山观日出……必于中夜。其时万井如墨,乃于山巅东眺:初见一轮红光自海外起,海水渐赤,近海诸天霞光四射;倏而波澜涌起,作珊瑚万枝状。渐渐地日轮半露,随海水动荡,乃见赤人顶五彩盆如芙蓉万朵托日而出,日色深赤若硃。尔时海波作金银色,光射目。日之轮廓不可名大,约随意之可想以为大小,赤人纵送不已,日渐升,其终一送,而日已离海至中天矣。视赤人已复归海。波散为赤霞,南北诸方悄然无闻,鸡尚呴伏也……吾邑以日照命名,当沧溟空阔之地……乃以宇宙奇观终身不克寓目。
日照论坛欢迎您,在这里可以填写签名哦!日照论坛永久地址http://www.rizbb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主题

69

回帖

374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74
发表于 2013-9-1 19: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济南
为什么会先照日照呢?
日照论坛欢迎您,在这里可以填写签名哦!日照论坛永久地址http://www.rizbb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