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2-5-24 23: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日照
三、突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引领区
(七)培育三大新兴产业。集成电路及新型显示产业。推动芯恩12英寸晶圆量产,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宸芯科技芯片等产能提升,开工建设富士康电子元器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构建涵盖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的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建成投产京东方物联网移动显示端口器件生产基地、青岛光电显示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推进中南高科光电产业园等建设进度,落地偏光片、柔性线路板等20余家配套企业及关联项目,实现新型显示产业集群化发展。到2024年,集成电路及新型显示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实施生物医药产业扩增计划,加快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园、明月海藻海洋特医食谷、海华生物制药研发中心等项目建设,开发以海洋新型酶类、酶制剂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制品,发展壳聚糖、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以及海洋生物医用材料。到2024年,力争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航空航天产业。依托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青岛创新示范中心、青岛高空试验基地、欧比特卫星大数据产业基地,推进中信海直通航产业、华路航天科技、国电高科天启卫星物联网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发展轻型航空发动机、多用途无人机、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新材料,打造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产业链。到2024年,航空航天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建设四大产业集群。海洋装备产业集群。深化青岛西海岸新区与船舶海工骨干企业战略合作,推动船舶海工企业升级,开工建设潍柴海洋装备制造中心、中瑞威飞海洋装备配套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发展高技术船舶、深水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和深远海养殖、海上风电等新型海工装备。到2024年,海洋装备产业集群规模达到300亿元。智能家电产业集群。实施龙头企业倍增计划,突破4K/8K超高清电视核心芯片、音视频处理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启动建设海尔热水器超级工厂、新西兰斐雪派克智能家电新增生产线、福伦智能家电配套产业园等项目,打造行业领先的智能家居产业生态。到2024年,智能家电产业集群规模超过1000亿元。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调整黄岛石化区及周边区域功能规划,加快推进董家口经济区省级化工园区扩区,推进贝卡尔特新型材料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发展高端石化产业,壮大绿色高性能橡胶、特种钢材等新材料产业。到2024年,高端化工及新材料产业集群规模达到15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引进建设新能源整车项目,推进美锦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零部件生产等关键配套项目建设,差异化发展中高端、新型专用车。突破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开展特定场景示范应用。到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模达到450亿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海洋发展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提升六大服务产业。吸引大型交易商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海外保税仓,大力开展国际中转集拼、集装箱捎带等业务,提升发展航运物流业。依托山东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青岛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面向全球提供轻质循环油、棉花、橡胶、纸浆等大宗商品交易服务。围绕港口和制造业,大力发展会计、法律、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业。依托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加快完善影视创意、制作、发行、交易等环节,拓展数字文化产业,打造电影全产业链体系,创建国家电影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完善青岛世博城配套功能,加强与国际国内行业协会合作,引进培育一批品牌展会。深化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区建设,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有效供给,加快建设清华大学附属青岛医院,建设一批医养健康产业园区。到2024年,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到60%。(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贸促会、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发布“未来城市”“工业赋能”“美好生活”高价值应用场景清单。加速布局跨境电商、新零售、无接触配送、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等业态。开展“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引导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旅游、金融、商贸、文创等产业创新发展,争创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试点。(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建设唐岛湾总部经济集聚区。推动交通港航政务管理服务机构向唐岛湾集聚,加强与青岛自贸片区协调联动,围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海洋经济、先进制造、碳金融、科技金融、供应链金融、影视文化等领域,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面向央企、跨国公司、民营500强、省内大企业,引进综合性总部和功能性总部。推进商务楼宇升级改造和管理服务提升,构建最具竞争力的总部经济政策体系。(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民营经济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建设董家口经济区。依托省级化工园区,加快推进金能新材料与氢能源综合利用、海湾化学烯烃新材料产业链、国橡中心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谋划布局LNG综合利用,丰富石化原料链头产业,拉长化工产业链条。推进沐官岛渔光互补海上光伏发电、美锦新能源等项目建设,探索工业副氢提纯和综合利用,形成氢能“制—储—运—用”完整产业链。集聚提升临港产业与港口物流、航运服务业。到2024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建设中德生态园。发挥中德“国际客厅”作用,深化与德国工商会、中国德国商会等商协会合作,提高资源嫁接能力,重点推进对德项目建设和招引,打造德资企业集聚园区。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超高清视频、智能装备制造和机器人制造等全产业链,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到2024年,力争引进世界500强项目3个,行业领军企业30个,工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