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槐花飘香,艾草遍野。在清新明媚的农历五月,人们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在绵延了2000多年的历史中,积淀着厚重的文化韵味,随之形成了多彩的传统习俗,至今仍在串联着中国人那朴素而又绵长的情感。
临近端午,日照市区各大超市的柜台都摆上了各种各样的粽子。市民张女士说,平时工作忙,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惯并没有改。
市民 张女士: “我现在都是买现成的,因为我自己包不好,自己包那么多馅也没法弄,现在的粽子什么馅都有,想吃哪个馅就买哪个。”
超市里的粽子不但造型美观,而且口味也丰富多样。一些超市还可以按照市民的喜好进行现场加工定做,人们买回家后稍稍加热就可以食用,既方便又快捷。
而家住东港区南湖镇的胡兆兰多年来一直坚持亲手包粽子。胡兆兰今年72岁,前几天她早早的泡好了粽叶和糯米,她和儿媳妇,还有邻居们三五一群,伴着欢声笑语一起包粽子。
胡兆兰:“到了端午节这天,我们邻里之间,互相帮忙包,都在一起,都一起忙活着。”
青绿新鲜的芦苇叶和菠萝叶,散发有缕缕清香,在手心婉转之间就变成一个三角漏斗,再包上莹白的糯米和红艳艳的大枣,分外诱人。
胡兆兰:“还是自己包的粽子,原汁原味,自己包的好,这是真正的传统的手艺。”
包完粽子后,胡兆兰给儿媳妇和邻居们带上五福绳,分发香包,并把早上采来的艾草放在大门的两侧,她说这些都是过端午节必须要做的事儿。
收拾妥当后,胡兆兰和邻居们来到镇上的敬老院,和志愿者们一起为敬老院里的老人包粽子。
南湖镇敬老院工作人员陈为芝:“这是一种菠萝叶,我们要提前两三天就要泡好,泡在瓷缸里面最好。它的好处就是包的粽子保鲜时间比较长,口感很好。”
说说笑笑之间,一大盆粽子已经包好,到了中午,香喷喷的粽子被送到了老人们的饭桌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