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7-22 12: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私营企业缺少活跃度,可能跟获得的金融支持少有关系。
山东这么一个全国排第三的经济大省,只有恒丰银行这么一个全国性的金融机构,这个恒丰银行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被之前管事的蔡国华折腾得够呛,好处费张嘴就要6亿,报销额度3亿,发钱一发也是3亿(戳链接阅读),成了银行业的反面典型。
得不到更好金融扶持的企业怎么办呢?大家玩起了互保。
在山东,民间互保非常流行。
A为B担保,B为C担保,C为D担保,如果可能,还有EFG……而最后一个可能还是A的担保人。
一根担保的链条,拴住了好多公司,担保关系从线织成了网,温州以前也这么玩,最后火烧连营一样搞垮了不少企业。山东能避免吗?
2017年,齐星集团61.6亿的债务出问题了,最大的担保方是西王集团,审计之后认定担保额度为25.53亿,邹平市供电公司也有了10亿多担保。
咋办呢?
邹平供电公司先被摘出去了,然后经过一系列运作,西王集团承担10%的责任,还完2.55亿,就跟齐星集团划清界限了,结果人们发现西王给邹平供电公司还担保了1.4亿。
关系缠绕不清,后来西王债券频频违约,顺带着成为被执行人。
1.6万职工、百亿债务的债权人、供应商、经销商、金融机构,还涉及3家上市公司,不能眼睁睁看着它倒下,得救啊,于是政府只好出面组织协调商量债务和解方案,来化解债务风险。
这只是开始,后来这类的事陆陆续续就多了。
2018年,永泰集团破产清算了,人们把原因归结为公司总裁骗贷被抓资金链断裂,其实还有个原因,2017年做纺织的天信集团破产了,而永泰是天信的担保人之一,几个因素加一起,中国最大的轮胎企业就破产了。
有评级机构做过调研,东营的互保圈核心有9家企业,轮胎、炼化、纺织企业都在里面,而这9家还组成了19个不同的小圈子。
结果,核心互保圈内的9家企业中,有6家都相继破产了。
怎么处理这些问题呢?最后都得靠政府解决,国资开始介入,买厂、租厂房、买地,来帮忙化解债务的问题。这两年每一个债务违约的山东企业背后,都有互保的身影。
2017年,“菏泽化工三巨头”之一的洪业化工爆发债务危机,后被法院宣布破产重整,而当地支柱企业玉皇化工为其提供了约14亿元的债务担保受到牵连,结果很严重,在想尽办法补窟窿之后,2019年,玉皇化工自己的债券也违约了,今年5月被债务人申请破产重整,一个曾经的“中国500强”企业,就要这么垮了。
在济宁,“中国LVMH”如意科技出现了10亿债务违约,再一查总负债有380多亿,就这种情况了,还帮别人做了21.6亿担保。
在青岛,青岛首富旗下的中融新大也撑不住了,600亿的债务压顶,对外担保余额近50亿,部分担保存在较大的代偿风险。
都是有故事的企业啊,这么枝藤缠绕,搞的大家都缺少足够的抵抗风险的能力,一损俱损。
山东互保问题的提出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问题不解决,终究是个麻烦事,缺少新的增长点,旧的产业问题不断,想保住“全国第三”的位置,山东确实需要更努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