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8-11 13: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
无性系茶树良种茶园。要进一步强化茶园的科学管 理,完善卷曲形、扁形和条形茶的制作工艺,不断提高日照绿茶的品质,鼓励支持茶叶企业研制开发乌龙茶等新茶类,丰富当地茶叶产品的种类,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3.3茶业企业 在扩大茶叶生产规模的同时,要注重引进配套 茶叶加工企业,培育和壮大100家茶叶加工企业, 以保证茶叶生产的健康发展。3.4产品认证 鼓励支持和帮助指导茶叶加工企业积极做好无公害茶、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的申报认证工作,力争到2015年全市80%以上的茶叶企业完成无公害茶的认证工作。 4建议和措施 4.1设立市级茶叶管理机构 茶叶是日照市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为推进日照市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全力打造“北方绿茶之乡”,建议设立市级茶业管理机构。借鉴河南省信阳市的做法,设立日照市茶业管理局。该局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市茶叶生产规划、技术普及、产品开发、品牌管理、市场监管等全面工作,同时把“日照绿茶”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使用权全部划归该局管理。各区县也要设立相应的茶业管理机构。 为充分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议变更“日照市茶叶技术协会”,成立日照市茶产业协会。会员包括与茶叶有关的部门领导、茶叶科技人员、茶叶企业负责人、茶农以及社会各界爱茶人士。同时,日照市农业局、日照市科协正积极筹备成立以市茶科所为平台的山东省茶叶学会。4.2加强市级茶叶科研机构建设 日照市编委于2006年9月专门批复成立了隶属日照市农业局管理的日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该所是山东省唯一一家市级茶叶综合科研机构,目前已集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科技部茶业成果转化中心和山东省茶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一体,是我国位置最北、世界上纬度最高、离海最近的茶叶科研机构。为提高日照市茶叶科技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茶叶这一特色产业优势,建议尽快完成市茶科所的整体搬迁工作。 4.3稳步发展规模化生态高效茶园 以建立高标准规模化生态高效茶园为重点,继续稳步扩大茶树种植面积。加快老茶园的改造,对树龄过大、树势衰退、行距较大的茶园要分期、分批进行换种改植,发展密植高效茶园。要重点指导御海湾茶园、日照碧波茶叶有限公司等9个生态高效示范茶园试验示范点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提高建园层 次、档次,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实现茶园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4.4大力实施科技兴茶战略 加强与国内茶叶科研机构、农业院校的交流合作,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各方面的茶叶专家为日照茶 叶发展服务。 有组织、有计划地引进、培养、稳定一支茶叶科技人员队伍和农民技术员队伍,为茶叶科技进步提供人才保障。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 体素质。 充分发挥市茶科所科研优势,借助北方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平台,组织开展茶叶科研攻关及技术培训,加快茶叶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步伐,进一步提高科技对茶叶生产的贡献率。4.5加快推进茶叶产业化步伐 健全茶叶产业化经营运作机制,把企业与基地、茶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联合体,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按照扶强扶优的原则,集中力量扶持一批科技型、外向型、规模型、带动型的茶业龙头企业,积极鼓励茶业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帮助打造绿茶上市公司。加强专业协会建设,鼓励成立与茶叶相关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介机构和社会团体,强化行业管理,在实施标准、日照绿茶品牌管理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加快茶产业链开拓研究,实行多元化开发,推进茶产业与茶文化的融合,把茶文化发展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培植日照绿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做大做强绿茶产业,以实现政府扶持、农民增收的目标。4.6全面打造好“日照绿茶”品牌 一是创建名牌。把质量安全作为茶叶生产的“生命线”,严格执行和落实与茶叶安全性相关的“标准”、“规程”,保证茶叶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引导、鼓励、支持茶叶加工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各类产品质量评比活动,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申报认证工作。二是维护名牌。所有茶叶生产企业在宣传、销售活动中,不仅要使用“日照绿茶”品 辛崇恒,等日照市“十二五”绿茶产业发展规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