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1|回复: 0

[交流] 日照籍爱心老人李登俊,一个老党员的无私情怀

[复制链接]

1121

主题

18

回帖

3584

积分

新闻采集

积分
3584
发表于 2015-3-30 08: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日照
14岁,他就在莒县跟随部队参加革命,历经枪林弹雨;新中国成立后,他走过5个省46个县,是新中国最早的石油人;入党70年,退休后他生活节俭,却乐善好施为需要帮助的人捐助了20多万的善款。他就是日照莒县籍离休老人李登俊。

李登俊, 1926年11月出生于山东省莒县虢家村,中共党员。 1940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在滨海地委、陕南区委组织部、西北局组织部任职。1954年10月,到中苏石油公司(新疆油田的前身)工作。1970年8月,来到辽宁曾先后担任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党委书记、辽河油田组织处处长、辽河油田纪委副书记等职务。

离休后,李登俊一直担任辽河油田老干部党总支第一支部书记。曾获得 “感动辽宁爱心人士”等殊荣;2009年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12年荣获“辽河油田首届道德模范特别荣誉奖”。

三月初春,辽宁省盘锦市的天气还有些冷。3月24日,直播日照记者远赴辽河油田,在位于迎宾小区的这栋小楼内,记者见到了90岁的李登俊老人。

“老家人,老家人!你听我们说话一样不一样,有家乡味了!”见到记者,李登俊显得特别高兴。虽然已是离家多年,但老人依然保留着一口莒县方言,老人今年90岁,已到耄耋之年的他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

李登俊老人热情的接待了记者,但当了解到记者这次是来采访他热心公益的事迹后,老人又有些“不近人情”。“老家那边有那么多好人好事,我一个90岁的老人心有余力不足,你们不要给我宣传。”李登俊老人对于家乡记者的到访既感到高兴,对于采访又有些推辞。

记者只好先放下采访本与他聊起了老家日照的一些事。“我们老家那边,我的亲人,我的三弟还有侄女、侄子之外,我们村里好多老年人都希望我回去看一看。我想回去,但是有的时候,年纪大了,也出不出去了。”说起老家人,李登俊老人还是满怀深情,而在不知不觉中,老人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在爱心面前,他永远“富有”】

李登俊老人居住的这栋小楼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家里的各种家具和摆设会让人一下穿越回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光景。“他的一件衬衫都得是穿了几年,洗了穿,穿了洗,这个领子这个领边都能看到都已经破了,但他还是不舍得扔,但是在救助方面,他却很积极很大方。”辽河油田离退休管理中心老干部管理站站长肖阳告诉记者,李登俊的老伴已经去世20多年了,这些年来,独自生活的李登俊舍不得花钱找家政、雇保姆,都是自己洗衣做饭、买菜、收拾家务,生活过的相当简朴。

然而,生活节俭的李登俊也有“阔气”的一面。一次,李登俊在报纸上看到一名广西大学生在盘锦实习时遭遇了车祸,肇事司机逃跑了,大学生孤独无助。他先后三次分别化名“关心、艾心、辛爱”共给女孩捐助5000元。从报纸上得知女孩回到了广西,老人辗转汇款2000元。“这个关和辛,意思就是关心,因为他们遇到困难,遇到困难,作为我来讲,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度过困难。”

其实,这并不是李登俊老人第一次给素昧平生的人捐款:2014年,李登俊在报纸上看到有个患白血病没钱治疗的新闻,马上捐了2000元,2012年,他还给黑龙江“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捐了2000元。说起老人的各种善举,盘锦市红十字会赈济部部长郭翠凤深有感触,“几年来,老人以未民、艾民等名义,向四川汶川、玉树、南方雪灾等灾区捐款,我们都称呼他为“爱心老人”。郭翠凤介绍,老人开始是实名捐助,后来有受捐者过来看望他,他又不希望受捐者知道,之后就不再实名了。



在老人的屋子里,一摞摞整齐的笔记本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些都是老人亲笔记录的笔记,翻开这些带着岁月印记的笔记,就仿佛翻开了老人这几十年的生命历程。除了记录生活,老人还认真收藏着每一笔捐款发回的收据单,这些单子上的金额小则一二百元,大则上万元,已经贴了满满的一个本子,它们无声的记录着老人奉献的爱心。李登俊不光关心国内的事,海地地震、印度洋海啸……他也不忘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离休28年,李登俊老人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捐款近20多万元。“家里的东西我就这样,够用就行,能用就行,别人有病需要钱,要救急救命,作为我来讲,见了人有困难,应该伸出援助之手。”

老人一生养育了三个子女,如今生活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女儿在北京,大儿子在西安,小儿子在辽宁。

“一个是孩子没有调到自己跟前他有意见,再就是他想干点事,让我给搅黄了,我脑子就按照一条不让他干,就是说领导干部家属不准经商办企业,我就记住这一条,我就没有按照人家的实际,他原来就是商店的售货员。”谈到自己的子女,老人家的情绪明显有些低落,在孩子的眼里,他这个父亲有些太不近人情。

【他是永不离休的党员,把余热献给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李登俊一次性交了5万元特殊党费;2014年鲁甸地震发生后,他又交了2万元特殊党费。2009年,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后,领到2000元奖金,他添了8000元,交了党费。在亲人和同事的眼中,李登俊永远都是这样,只要是党提出的要求,他永远都恪尽职守。

李登俊老人还是小区的热心人,每次出门,他都会随身带着铁锹和扫帚,哪里的草该拔了,哪里的花缺水了,哪儿的垃圾该清了,他都会随手进行清理。

不过,随着年纪的增大,李登俊老人的身体也大不如从前,一次劳动时间长了就会觉得累,这个土坑就是老人一点一点来回五次才铺平的。在小区居民的眼中,李登俊是个闲不住的热心人“打扫卫生,看哪里脏,哪里都给打扫,出门就打扫咱小区的人都看到过,冬天就扫雪,这老人很好。

穿越过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时代,他对生活没有什么奢求,“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就行”,但是却把所有的积蓄交给了组织,帮助了更多有困难的人。在辽河油田首次道德模范评比中,李登俊老人获得唯一的特别荣誉奖。

“毛主席说过,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好事,仅仅是做了几点,我认为这就是做了一点我应该做的事,就是这个样子。”这位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老革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了高尚无私的奉献情怀,书写了大爱无疆的华美乐章。
日照论坛欢迎您,在这里可以填写签名哦!日照论坛永久地址http://www.rizbb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