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刚结束的央视315晚会上,其中有一条消费预警就是不要点击一些来路不明短信提供的地址,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银行卡就被盗用了。前几天,莒县市民程先生就遇到了这么一档子事,在程先生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卡就在某网络购物商城买了两次商品,而收货地点竟然是广西。
“2月12号的时候,我一个朋友给我打款,我没收到短信提醒,13号的时候到银行一查,被转走了18000元钱,分两次转走的,我就报了案。”接到程先生的报案后,莒县刑警大队马上组织人员进行案件侦破。
“我们发现受害人的钱是通过一个叫连连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走的。”莒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情报中队民警刘军说,他们查询了连连支付公司,并跟其客服部进行联系,讲述了受害人被骗的事情。
通过办案民警与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进一步沟通,了解相关支付流程后,最终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犯罪手法。
“在这个平台上用银行卡和手机号进行注册,购买商品的时候使用这个平台进行支付,是不需要银行卡密码的。”莒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情报中队民警刘军说,只需要这个平台给持卡人手机上发送一个验证码,输入验证码之后,就可以完成支付。
那么问题来了,手机和银行卡都在程先生手里,犯罪分子是怎么接收到验证码的呢?
“经受害人回忆,他的手机在2月10号左右的时候,收到一条短信,显示发送的是学生期末成绩,他以为是学校发送的孩子成绩单,当时也没有打开,从这以后他的手机就收不到短信了,当时他还以为手机出了毛病。”莒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情报中队民警刘军告诉记者,经过与支付平台沟通,民警认为应该是受害人的手机中了病毒,受害人手机的所有信息内容都被嫌疑人拦截了。
经过办案民警与第三方平台的积极联系、协商,终于在2月16日将商品成功拦截。
民警提醒广大群众,在接收陌生号码发送的短信之后不要随意点开上面的网址链接和彩信等内容,防止自己的手机中病毒,以给犯罪嫌疑人留下可乘之机,让自己受到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