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36|回复: 0

[交流] 妻子遭遇车祸瘫痪他开车载她去打工

[复制链接]

1121

主题

18

回帖

3584

积分

新闻采集

积分
3584
发表于 2015-6-12 16: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日照
2010年8月24日,农历七月十五。

这是王维平永远都忘不掉的一天,从这天开始,他和他的家庭,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天是中元节,按日照民俗是祭祖的日子。做架子工的王维平祭祖回来已经是傍晚,他忙活着择菜做饭,顺便等在镇上打工的妻子张平丽回家。

这时,有人冲到他的家里,对他说:“你媳妇让车撞了!”

王维平冲出家门,一路跑向现场。他拨开围观人群,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妻子。

来不及等救护车来,王维平借了附近朋友的一辆车,把头部受到重创的妻子送到了医院。

三次病危通知书 王维平没放弃

6月10日傍晚,记者来到位于滨州路和昭阳路交会口附近的一处平房。王维平一家现在就住在这里,他告诉记者,去年9月份,为了干活方便,他们在工地附近租了这处房子,从两城八村搬了过来。

堂屋被王维平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挂着一幅字:“家和万事兴”,张平丽正坐在特制的座椅上吃饭。她见记者来了,招呼着说:“快坐。”

王维平也向记者讲述了这几年来的经历。

刚入院时,张平丽的情况很不乐观,别说开口说话,就连醒过来的希望都很渺茫。当时经过诊断,医生都说:“张平丽醒过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最终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植物人。”

但那时王维平的态度很坚决:决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可能,就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

经过抢救,张平丽呼吸尚存但昏迷不醒,这段日子对王维平来说无比煎熬。当时张平丽需要一天24小时照顾,吃喝拉撒全是王维平一个人的事情。王维平没有怨言,几乎是寸步不离地守着妻子。

在此期间,医院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现在都不敢想那时候啥感觉,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回想起当时的情况,王维平说。

幸运的是,在王维平无微不至地照顾下,张平丽身体状况渐渐好转。医生建议王维平多和妻子说话,刺激她的中枢神经,这可能帮助她恢复意识。于是,闲下来的时候王维平就坐在病床前,不停地和妻子说话。他还买了个收音机,给妻子放音乐,甚至把女儿的声音录下来放给妻子听。

在医院的前两个月,院方为了照顾王维平,特意在病房里空出一张床给他,后来病人满了,王维平花15块钱买了几个泡沫垫子,铺在地上当床。平时给妻子吸痰、翻身、按摩、擦洗……就连护士看了都夸赞他细心。

张平丽在病床上躺了三个月,奇迹发生了。

“那天,我照常和她拉呱,拿了一个梨放在她面前,问她这是什么。这时她嗓子里含含糊糊发出了一个音,我仔细一听,她说的是‘梨’。”

至今,回忆起那一幕时王维平还是很激动。虽然只是模糊不清地发音,但这表明妻子有意识了!就连大夫也说,这真是个奇迹。

开着面包车 载着妻子上工地

王维平的希望一下子被点燃了。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继续悉心照顾张平丽。尽管依然瘫痪在床,但张平丽的身体状况渐渐好了起来。

不过,在医院的花销对这个家庭来说实在太多。看到妻子状态好转,又考虑到经济状况,王维平决定把妻子接回家里照顾。就这样,在医院住了五个月后,两口子终于回家了。

张平丽在医院做理疗时,王维平在旁边看着,学到了不少手法。回家之后,他就天天给妻子按摩。天气好的时候,他就带着她去外面晒晒太阳。此外,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和孩子,全落到了王维平的肩上。这个话并不多的日照汉子默默承担起了这一切。

生活要继续,但是不打工,哪来的生活费?

为了打工、照顾妻子两不误,王维平就产生了一个想法:带着妻子去打工。不过问题马上就来了:怎么带?“她这种情况,哪有车愿意拉?”

后来,王维平筹了五万块钱买了一辆面包车,决定就用这辆车载着妻子去打工!

从2012年10月起,每天早上,王维平把妻子抱上轮椅,推出屋子后搬上车,两人一起赶往工地。到了工地,他先安顿好妻子,然后再去干活。为了帮助他们,王维平所在的劳务公司给他们配备了两部对讲机。张平丽从对讲机里一呼叫,王维平就赶紧到车上,给她按摩、活动身体。车内空间小,张平丽久坐后腿会发麻,几乎每隔一个小时左右,王维平就会去一次。

张平丽并不喜欢去工地,有时还会闹脾气。王维平就总哄她说:“不去可没饭吃,去了就有包子吃。”

就这样,一年多的时间里,王维平用面包车载着张平丽一起打工,日照的很多建筑工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完整的家 完整的爱

从去年9月份搬到现在的住处起,张平丽不再跟着丈夫去工地了,因为她的状况好了很多,平时躺在床上能自己简单处理大小便,这样就可以等丈夫回来再收拾。

现在,王维平在北苗家村工地上干活。但为了保险,他只上午干活,下午就在家照顾妻子和老父亲。女儿现在在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上学,由于离着近,她每天都回家照顾妈妈。为了帮父亲分担压力,女儿早就学会做饭了,采访当天,晚饭就是她做的。

尽管遭遇了变故,但这个家庭却充满了温馨。王维平说,虽然妻子现在这个样子,但女儿起码还有妈妈,这个家就是完整的、幸福的。

张平丽的右手已经很灵活,与常人无异,吃饭也较方便。吃完饭,女儿趴在妈妈耳边说着悄悄话,然后拿出几块泡泡糖,剥去包装纸后喂给妈妈吃。过了一会,女儿又把一块糖握起来,让妈妈猜在哪只手里。母女俩不时发出笑声。

王维平看着娘俩,脸上露出了笑容。“她能恢复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奇迹了,我感到很幸福。”

王维平给妻子起了外号叫“毛毛”。他告诉记者,当时在医院时花了很多钱,打电话也借了不少钱,那时就开玩笑叫妻子“毛毛”(“毛毛”是日照方言对钱的趣称)。而从有这个幽默外号的张平丽身上,记者也感受到了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王维平最近刚发了工钱,张平丽就开玩笑说:“你不请客吗?给我买苹果吃。”

事故带来的痛苦消散,只剩下了美好的爱情和亲情。

王维平用车载着妻子打工的事迹传开之后,港城很多人都知道了这位道德楷模,但王维平却觉得,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我的父母一直教导我,做该做的事,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我也没有违背他们的意愿。”

对于教会自己做人处事的父母,王维平满怀感激。如今,他的父亲健在,虽然已经八十多岁了,身体有些不适,但精神很好。

父亲在另一间屋子里吃完了饭,王维平叫着女儿一起围在老人身边,帮他按摩,陪他聊天,其乐融融。

临走时,张平丽握住记者的手,幽默地说:“欢迎你下次再来,Goodbye!”

一次事故,让痛苦和重压突然袭来,一下子堆到王维平的身上。他没有抱怨,默默撑起一切,用爱写就了一个生命奇迹。

伤痛过后,生活还是要继续。王维平一家的生活态度告诉我们,日子要过,而且要开心乐观地过。

采访中,记者在这个家庭中感受不到压抑,相反,感受到的是温馨、轻松、幽默的氛围。相信这个家庭会越来越好,也希望这个家庭把正能量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
日照论坛欢迎您,在这里可以填写签名哦!日照论坛永久地址http://www.rizbb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