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9-26 13: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山东济南
上个世纪90年代,海上山东战略实施。以日照市前三岛公司成立为标志,拉开了岚山区海洋牧场建设的序幕。董事长刘青远,最早尝试在海底垒“鱼窝”——通过购买报废渔船沉入海底,用大型驳船将特制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抛入海中,形成人工鱼礁。
历经近30年艰苦探索,在各级的政策支持下,大量人工渔礁及其渔业资源增殖方式的实施,前三岛钓场成为国内最好的海钓场。如今,前三岛人工鱼礁海域海参一天可产5000公斤、收获鲍鱼几百公斤,年产值过亿元。除此之外,人工鱼礁改善了海洋生态,鱼类、蟹类大量繁殖,盛产黑头、鲈鱼、马鲛鱼等海产品,海洋休闲垂钓风生水起,每年吸引大批钓鱼爱好者慕名前来,海钓副业年产值达百万元。
先行先试,推动岚山传统的海钓业实现了“海钓+”模式华丽地转身。进入20世纪,岚山区阳光渔类研究所、青岛乔普实业等果断进军这一片海洋牧场,在省委省政府《海上粮仓》战略推动之下,海州湾北部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经农业部正式批复,并同步规划了4个。以顺风阳光海洋牧场董事长苏照远、前三岛开发公司董事长刘清远、丰升渔业合作社董事长宋友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传统渔业领头人,敏感地抢抓政策先机,在“ 养殖渔业企业可以在已取得水域滩涂养殖证和海域使用证的养殖水域内,利用自有渔业船舶从事旅游休闲垂钓活动。”大胆地注册公司,开始了用休闲垂钓船、养殖平台、养殖船从事旅游休闲垂钓活动,在全省率实现了传统捕捞养殖向休闲渔业的转变。目前,岚山区已完成海洋牧场建设10万亩,形成鱼礁规模45余万方,成就了2个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省级休闲海钓示范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