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全市两级法院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改进司法作风,加强执法办案,积极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多元化解民生纠纷,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两级法院完善涉民生案件审理机制,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15095件。其中,审结道路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等损害赔偿案件5897件,维护群众生命健康权益。审结劳动争议、工伤认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案件890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积极应对民间借贷高发态势,审结此类案件1814件,涉案标的额2.76亿元。审结农村承包合同、农地流转等案件48件,服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审结婚姻家庭、抚养继承案件3958件,联合市妇联推广五莲县法院街头法庭“离婚缓冲室”模式,得到省妇联充分肯定。
在提升服务品质方面,两级法院深化诉讼服务功能,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强化风险提示、判后答疑等工作,为群众提供立案审查、送达保全、司法救助、材料收转等“一站式”和“全方位”的诉讼服务。拓展诉讼服务空间,分步推进网上预约立案、在线咨询,开通手机短信平台,实行诉讼进程同步告知,打造网上、网下互联互动的便民诉讼平台。延伸诉讼服务触角,建成法官工作室48处,开展巡回审判86场次,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保障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共缓、减、免诉讼费201万元。
在保障胜诉当事人权益方面,建立了全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强化统一管理协调,共执结各类案件7854件,标的额11.95亿元,实际执结率达80.14%。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等专项活动,执结涉民生案件412件,有力维护了弱势群体的权益。主动与国土、工商、地税、国税等部门协商,共同建立“点对点”执行查控系统平台,实现了司法查控工作集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联合公安、检察机关,集中打击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对14名被执行人移送公安机关追究“拒执”刑事责任。综合运用“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限制高消费、信用惩戒等威慑手段,对1243名失信被执行人公开曝光,对79家单位和个人罚款280余万元,对5名被执行人限制出境,拘留被执行人589人次,同比上升82.9%,最大限度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