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79|回复: 0

[其它话题] 青少年如何摆脱手机成瘾课程

[复制链接]

78

主题

-3

回帖

385

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385
发表于 2021-4-20 10: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广州
青少年为什么沉迷手机,最近我们在辅导一个家庭时,发现家长用手机“贿赂”孩子。具体来说,很多青少年在学校和家里表现不好,甚至连妈妈的话也根本听不进去。在学校老师多次“打电话给家长”后,孩子妈妈开始用手机与她孩子进行交易。如果你做得好,我就给你玩手机;我给你玩手机,你必须表现得很好。


当我们告诉家长这不合适时,孩子妈妈表示怀疑说:“我身边的家长都用这种方法,如果给孩子玩够了玩到吐,孩子就会讨厌手机,根本不能对手机上瘾。”厌恶方法绝对不只是个别家长的做法,但我想告诉家长,这既无知又危险。说是无知,因为它与厌恶方法无关。如果我们知道厌恶方法是什么,我们就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厌恶方法不是让人做一件事直到腻了,而是把要做的事和另一件恶心的事强迫在一起,其理论基础是条件反射。换句话说,厌恶方法中有另一件与该事件完全无关的事情,而且是惩罚性的。让孩子玩手机玩到腻,这里面根本没有别的事,更别说有什么惩罚性了,厌恶方法在哪里?


此外,厌恶方法并不是万能的,更不用说父母可以轻易控制。厌恶方法是有适应症的,同时专业人士必须介入,在正确的时间选择正确的方式和剂量。另外,这种方法本身就是一种消极方法,只有在其他方法无效时才会考虑。


为人父母并不容易,尤其是面对调皮不听话的孩子。作为家长,必然会有无数次的崩溃、咆哮、想打人,甚至想把孩子送走的冲动。然而教育孩子没有捷径,更不能逃避,只能直面。当然,现在的孩子比以前更个性化、更有思想,育儿似乎越来越难,但能帮助你的专业人士也越来越多。


回到主题上来,玩手机不能仅仅作为奖励或条件。如果奖励的话,等于告诉孩子,鼓励玩手机。这样,当你发现孩子上瘾了,或者手机已经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情感社交时,就更难没收手机或控制。


以玩手机为条件是告诉孩子,这个东西不容易得到,你需要努力争取。这给了孩子两个错误提示:


第一,因为太难弄到了,它一定很好,我一定要想办法弄到;第二,做别的事,目的是为了得到玩手机的机会。因此,内部驱动的方向有偏差。比如让孩子做家务、背书,他们对这些事就不会有任何兴趣,因为他们的注意力不在这些事情上。久而久之,孩子出现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比如作弊、撒谎等。


我们曾经说过,把手机完全交给孩子等于把孩子交给魔鬼。你仔细想想,即使是成年人也很难不被手机吸引,使用手机的时间很难控制,更别说自控能力还没有发展到位的孩子。


为本教育表示,如果家长知道这些道理,还允许孩子不受限制地玩手机,甚至称之为“厌恶方法”。这是一种不作为或逃避责任的做法。有家长会说:“其实让他玩够了,就没有兴趣了。”事实上是有的,但机会太小了,所以不要指望。



日照论坛欢迎您,在这里可以填写签名哦!日照论坛永久地址http://www.rizbbs.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